github twitter linkedin instagram
又到一年校招新人入职时,也来谈谈公司的高压线
Jul 10, 2011
阅读时间:1分钟

随着应届毕业生的大量报道,空气中开始涌动一种不安的气氛…… 很多只参加工作一年的同学,明明觉得自己都还嫩得很,却要开始要带新人了。新人的不断涌入,为团队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,也给老员工一定压力——我们必须要更快地进步,才能防止被后来者赶超。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,老员工只有加倍地努力,才能避免死在沙滩上。不过,在我们加倍努力工作、并且花费大量精力带新人的同时,我们获得了什么回报呢?嗯,工资拿的更安心了。可是,负责发工资的各位,你们安心吗?

不知道是因为生不逢时,2010年恰遇经济危机余波未平,薪资水平普遍较低;还是2010年开出的价格太低,使淘宝经历了招人困境,2011年校招的时候,薪资报价有了大幅提升。于是10届毕业生就成了最悲催的一批人。悲催倒不是因为待遇真的有多么差,而是因为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。你可以给得不够多,但不能給得不公平。给得少,OK,也许我这水平就这个价,所以还是屁颠屁颠地来了。来了之后发现,原来同样的职位、同样的技术水平,定价也是有差别的。OK,也许这是正常波动,毕竟招聘时间、招聘地点、面试官,以及我们在面试时的表现,都是有差异的,所以还是开开心心地工作满了一年。一年来,不说有多大的成长,但至少面对每个月领的这点薪水,可以做到问心无愧了。不过,当听说和我同一个学校毕业,同一职位,同一业务线,在大学时还曾经被我面试过的师弟,拿着超过我薪资50%的offer来了淘宝,在为新人们的待遇得到改善而由衷欣慰的同时,我也不禁开始可怜起自己来……  虽然年终有过一次调薪,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这个月我师弟正式入职后,他领的第一个月的薪水,仍将比我这个月能拿到的多10%。

是,我犯贱,去打听别人的薪酬,去触碰所谓高压线。在现行制度下,这样的话题是禁忌,不应该被讨论。但打破禁忌的愧疚感能安抚我心中的不满情绪吗?看着水平可能不如自己的人拿比自己更高的报酬,要说心里没有点想法,那是自欺欺人。高压线之所以会成为高压线,是因为它一旦被触碰,必然会出现人心不稳的局面。同一级别,同一职位中钱拿得相对较少的人,如果自认技能水平没有不如别人,必然会心有不甘——即便我们都知道,完全的平等肯定是不可能的。薪酬一旦确定,除了年终调薪和晋升,你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。这就更加重了这种不甘的情绪。心有不甘,干活儿就没原来卖力了,要么放松懈怠,要么另谋高就,鲜有看见不公还会努力奋斗说“我要尽快升P/M用职称的差距来弥补这种不公”的。而对于那些薪资相对更高的人,除了心里窃喜,并不见得会说“我要好好工作,以对得起多领的这部分工资”。放任员工互相打听薪资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,而这些坏处,不正来自于薪资之间真实存在的不平衡吗?把薪资搞出这么多明显的差距,并且不主动做任何修正,反而寄希望于别人不知道,行得通吗?

基于此,我相信,一有整体调薪的机会,基本趋势必然是把同一职位同一级别的人的薪酬调得更接近。看起来,这样似乎就没什么问题了。但现实情况是,一来,整体调薪一年才一次,时间太长,期间有好多心怀不满的人等不及了跳走了…… 另外,一年下来,每个人的成长不一样,工作成绩也不一样,薪酬应该有,也必须有一些差距。正常的差距,员工必然会接受,如果不能接受,那只能说他的自我评价有问题。

能者多劳是大家的共识,但大家对“能者”的认定却有差异,每个人都倾向于相信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好。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敢打包票说自己能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,但为了多领工资,大家都愿意这么去相信。人对自己的评价,除了自省以外,更多地来自于他人的反馈。在一个公开、透明的环境里,这种反馈是直接、真诚、善意的。同时,也会更准确、更容易让被评价者接受。而在一个不那么公开的环境,这种反馈不仅更少,而且缺乏真诚度。占了便宜的人会觉得,自己可能真的只是“占了便宜”而已,所以会选择对这种差距不置可否。处于劣势的人,自然是有苦说不出,因为挑出薪资的真相本身就是禁忌。如此一来,人们拔高自己的倾向必然更加明显。拔得越高,心理上的落差也越大,不安分的情绪自然也就越大了!

所以,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薪资就是高压线,它怎么就那么的说不得、碰不得。时刻在意、随时打听薪资的人当然很烦,可以毫不留情地打发掉;但了解了解同行、同事的基本水平,何罪之有?大家闲聊时大方谈谈,不用藏着掖着,小心翼翼,有什么不好?若真有那么多不公,这家公司不留也罢;若某人的心里预期当真太高,这样的人留在公司也是祸害。

虽然其实我也不想把问题想的这么纠结,但总归要找个方式发出声音比较好。直接向主管说“我要加薪!”,即使可以闹腾成功,也改变不了这种让我不爽的现实氛围。感觉还有很多问题没想透,希望此文会有下文。


Tags: 企业

返回文章列表
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